01
谁的钱都是血汗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当你很有钱的时候,说明你熬过了一段苦日子,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现实生活中,很多有钱的人,一转身就忘记了苦日子,喜欢上了推杯换盏,生活越来越奢靡。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里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我们随时都要保持头脑清醒,捂住钱袋子,控制吃吃喝喝的情况发生,以下几种人,你就别宴请了。
02
第一,开口就说“随便”的人,你难以让他满意。
平时,你请客吃饭,问一句:“大家喜欢吃什么?”
立马有人回复:“随便。”
自古以来,就流行“客随主便”的规则。客人喜欢什么,不重要,只要主人客气一些,彼此感情真诚一些,就好了。
在物资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吃什么,还真的变成了难题。大部分的饭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过年才有的精美食物,也变成了“家常便饭”。
那些说“随便”的人,一旦走到餐桌前,就会发表真实建议了。比方说,他昨天吃过了火锅,今天不想吃火锅;前几天去了某餐厅,今天应该去另外一家;城里的口味吃腻了,去乡下才好。
“随便”是一种回复,也是一道难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满意的答复。
真正靠谱的人,说了“随便”之后,接着会提建议,或者真正认同了主人的建议。
那些把“随便”挂在嘴边的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请他吃饭,就是自找麻烦,饭局上的建议,让大家都很尴尬。
03
第二,工作非常忙碌的人,宴请就是浪费时间。
《格言联璧》里说:“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一个人在慌乱之中,就会出错。如果在慌乱的时候,还有人请吃请喝,就会错上加错。毕竟,总要忙里偷闲,让自己清醒。
我的一个朋友,家住省城。
他说了这样一件事:同学从县里来省里开会,非得请他吃顿饭。盛情邀约,不好意思一直回绝,于是答应了。
吃饭之前,他从一个区,赶到另一个区办事,然后去宴会地点。虽然一直在加速度,还是迟到了。
吃饭的时候,他接到单位加班的电话,匆匆忙忙放下酒杯,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单位办公室是不允许有酒味的。
本着照顾别人的工作的态度,你应该和很忙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吃饭这件事上,千万不要强求。
04
第三,暗中帮助你的人,不愿公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