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可以略去不看)
【原文】袁绍既克公孙瓒,心益骄,贡御稀简。主薄耿包密白绍,宜应天人,称尊号。绍以包白事示军府,僚属皆言包妖妄,宜诛。绍不得已,杀包以自解。
引文讲的是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后,心更高了,气也更傲了,表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对朝廷进贡的次数和数量减少。
他的主薄(相当于秘书长)耿包秘密向他建议,应当应天顺民,即位称帝。
袁绍把耿包的建议告诉下属军政官员,官员们一致认为耿包大逆不道,应该斩首。
袁绍不得已,杀掉耿包以表白自己无意称帝。
事情很简单,几句话就说明了来龙去脉,但深入细读之后,你会发现故事背后种种充满玄机的地方。
第一层,这是一个马屁拍到马腿上的典型。
耿包是袁绍的秘书长,看到领导在事业更上一层楼(克公孙瓒)之后,表露出了“心益骄”、不尊王室的态度和行为之后,敏锐地捕捉到了袁绍想学袁术称帝的想法和念头,于是提出了“ 宜应天人,称尊号”。
,,新2手机网址(www.m10086.com)实时更新最新最快的新2手机网址、新2代理手机网址、新2会员手机网址、新2足球网址。提供新2足球注册和新2APP下载,新2APP包含新2代理手机登录线路、新2会员手机登录线路、新2备用手机登录线路、新2手机版登录线路、新2皇冠手机登录线路及网址。
这是一个好的下属应该有的基本素质,第一时间掌握领导的想法,并且能够主动且及时跟进,推动领导的想法为现实。
只不过,没想到袁绍竟然转手就把耿包给卖了,导致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
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实则不然。职场上的马屁也不是随便乱拍的。
既要看领导的喜好,也要看马屁的类型,更要看自己的表达。
一般来说,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都是马屁的禁区。
拍错了,有可能会惹祸上身,被当成反面典型。即便是拍对了,也很容易引来其他人的嫉妒报复。
第二层,这是一个下属被老板出卖事件的案例
袁绍在灭掉公孙瓒后,占有冀青幽并四州,加上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崇高声望,同时汉献帝又被控制在死敌曹操手上,袁绍有当皇帝的念头也是非常正常的。
之前,号称已经当过一次皇帝的袁术在死之前专门给袁绍写信,鼓动“禄去汉室久矣!袁氏受命当王”。
(袁术)乃遣使归帝号于从兄绍曰:“禄去汉室久矣!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谨归大命,君其兴之!”《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