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人生在世,不可能只有一种身份,我们有时候会身兼多重身份,有时候我们会随着时间开启新的身份,打工的人可能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做子女的等到结婚生子之后会身兼父母的身份。
身份不同,立场就会不同,观念和认知方面会有明显的改变。比如有的打工人总是吐槽资本,等自己做老板的时候,就会换一种思维;做子女的成为父母之前,总是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后,就会换一种思维。
昨天跟发小一起喝酒的时候,他喝多之后说了很多身份转换和观念转换的话题,说很体谅父母不容易,虽然跟父母说过有可能一辈子不结婚,但却深知自己如果一直不结婚会是父母的心病。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感受,很多未婚子女虽然不想被催婚,但是内心又深知父母催婚不是出于恶意,双方好像一直处于一种互不理解的情况。这很正常,因为身份不同,立场不同,认知不同,考虑的问题不同,期待的方向也不同。
,,欧博allbet注册(www.aLLbetgame.us)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Allbe代理、Allbet电脑客户端、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
除了催婚以外,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同样会因为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子女做不婚族和丁克族哪个更可怕?
未婚的人可能觉得不婚也无所谓,丁克也无所谓,开心快乐最重要。而对于已经结婚有孩子的人,已经升级为父母的人来说,他们很有所谓。
即便是自认为思想观念很开放的父母,即便嘴上跟子女说只求子女开心快乐的父母,也一定会希望子女能够有所依靠,能够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会有子女和爱人陪伴。
这种问题处处夹杂着身份转化,你父母因为有你而开心,掩盖内心深处的想法,尊重你的选择,这份爱,当你自己做了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你也会感同身受,因为子女是你的宝贝,你知道自己无法一直陪伴她,肯定不希望子女无法享受自己享受过的来自家庭的幸福。
另外一位朋友也表达过类似的感慨:“做了父亲以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养儿方知父母恩’,体会到父母有多辛苦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那份责任心,那种想要亲眼见证子女得到幸福的期待,会伴随一生,反正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疼爱子女的父母会不希望子女结婚生子有个幸福美满的家,我现在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情愫,根本做不到当初单身时那种无所谓。”
他觉得子女不管是做不婚族,还是做丁克族,都挺可怕的。虽然他才31岁,但他已经开始结合自身的经历去思考子女以后的生活了:“我知道我的期待到时候未必会被子女理解,就像我曾经不理解我爸妈一样,子女若是真的铁了心要不婚或者丁克,我也没办法,我只是希望不要这样,因为缺少陪伴的生活实在太凄凉。”